
先看看我写的学习笔记,PPT往下翻。一、认知误区与危害常见误区:约 60% 老年人认为 “年龄大了排便困难是自然现象”,无需干预,这种想法错误,便秘是症状而非生理常态,出现就需关注。误区危害忽视早期调理,会让便秘从 “偶尔” 变为 “慢性”。可能延误肠道梗阻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潜在疾病的发现。便秘隐藏危害消化系统:引发胃肠功能紊乱(腹胀、嗳气、食欲下降),诱发痔疮出血、肛裂。心脑血管:用力排便时腹压骤升,导致血压飙升(收缩压可升高 30-50mmHg),可能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脑出血(高血压 / 冠心病老人风险更高)。生活质量:夜间腹胀影响睡眠,白天精神萎靡;因担心排便减少进食,导致营养不良。二、便秘的科学判断科学自测标准:满足以下任意 2 条即需干预频率低:每周自发排便<3 次(不含用泻药后的排便)。粪便干:粪便呈 “羊屎粒”(小而硬)或 “板栗状”(块状)。排便难:需用力屏气>10 分钟,或需用手辅助(如按压腹部)。排不尽:便后仍有 “肛门堵塞感”,总觉得没排干净。慢性便秘诊断:上述 4 条症状中,任意 2 条持续≥6 个月。高发人群:长期卧床 / 活动量少、爱吃精米白面不爱吃蔬菜、长期吃降压药或止痛药(如布洛芬)的老人。干预建议:出现 “偶尔便秘”(1-2 周)就调整生活方式,避免发展为慢性。三、核心改善方案:五步自然通便法多喝水:肠道 “第一润滑剂”核心目标:每日饮水 1500-2000mL(约 8 杯,每杯 200-250mL)。最佳饮水时间:晨起空腹喝 300mL 温水,上午 10 点喝 500mL,下午 3 点喝 500mL,睡前 1 小时喝 200mL。禁忌:避免浓茶、酒精,它们会利尿脱水,加重粪便干结。补纤维:肠道 “清洁扫帚”推荐摄入量:每日 25-30g(约等于 “2 根香蕉 + 50g 燕麦 + 200g 西兰花”)。代表食物:谷物(燕麦、糙米、玉米)、蔬菜(西兰花、芹菜、带皮土豆)、水果(带籽火龙果、奇异果)。关键提醒:纤维需配合足量水,否则可能堵塞肠道。养习惯:激活 “胃 - 结肠反射”结肠活跃时段:晨起(6-8 点)、三餐后 30 分钟内。最佳排便习惯:固定早餐后 10 分钟内蹲厕,排便时不看手机、不读报,保持专注。正确姿势:双脚垫高 15cm(踩小板凳),减少排便用力。适度运动:肠子 “自己按摩”能自主活动老人:每日 30 分钟,可选择步行(速度 5000 步 / 小时)、太极拳、八段锦(选 1-2 种),运动时间在早餐后 1 小时。卧床 / 行动不便老人:可做空中踩车(平躺,双腿交替屈膝踩动,10 次 / 组,每日 3 组)、单腿抬高(平躺,单腿伸直抬高 30°,保持 5 秒,10 次 / 组,每日 3 组)。作用:促进腹壁肌肉收缩,推动粪便向肛门移动。调心情:解开 “脑 - 肠轴” 的结科学原理:焦虑、抑郁会抑制 “副交感神经”,导致肠道蠕动 “罢工”(即 “脑 - 肠轴紊乱”)。调节方法:每日听 30 分钟舒缓音乐(如古典乐、自然白噪音);每周和家人 / 朋友聊天 2-3 次;饭后散步时观察绿植。就医提示:若出现持续 2 周以上的失眠、情绪低落,及时到心理科就诊。四、用药指导容积型:轻度便秘 “首选”适用情况:轻度便秘(每周排便 2-3 次,粪便稍硬)。代表药物:小麦纤维素颗粒。作用机制:进入结肠后吸水膨胀,增大粪便体积,刺激肠道蠕动。用法用量:每日 1-2 次,每次 1 袋(用 300mL 温水冲服)。注意事项:起效慢(需 3-5 天见效);肠梗阻、吞咽困难者禁用;腹胀时减量(分 2-3 次服用)。渗透型:安全 “长期用”适用情况:慢性便秘、糖尿病老人。代表药物:乳果糖口服溶液。作用机制:不被肠道吸收,在肠内分解为有机酸,降低肠道 pH 值,保留水分软化粪便。核心优势:不影响血糖(糖友可长期用);不刺激肠黏膜(孕妇也可使用)。注意事项:从小剂量开始(每日 10mL,根据排便情况加至 15-20mL);剂量过大会腹胀、腹泻。润滑型:“救急” 用适用情况:便头干硬、痔疮术后(怕痛不敢用力)。代表药物:开塞露(甘油)、液状石蜡。作用机制:润滑肠壁和粪便表面,帮助干硬粪便排出。用法:开塞露每次 1 支(20mL),挤入肛门后保留 5-10 分钟再排便;液状石蜡每日 1 次,每次 15-30mL(口服)。风险提醒:开塞露连续用≤7 天(避免肠道依赖);液状石蜡长期用会影响维生素 A/D/E/K 吸收(需与补维生素间隔 2 小时)。刺激性:“谨慎用”适用情况:仅用于紧急情况(如术后 3 天未排便)。代表药物:比沙可啶、番泻叶、大黄。作用机制:直接刺激肠神经和黏膜,“强迫” 肠道蠕动。用法:比沙可啶睡前服 5-10mg(6-8 小时后起效);番泻叶 1-2g 用开水泡 10 分钟,睡前喝。严重风险:长期用致 “结肠黑变病”(肠黏膜变黑,影响功能);导致电解质紊乱(低钾血症,引发乏力、心律失常)。原则:≤2 次 / 周,最短疗程(1-2 天)。促动力型:“慢传输” 专属适用情况:“慢传输型便秘”(粪便在肠道里走得慢,腹胀明显),尤其适合便秘同时有腹胀、餐后饱胀(功能性消化不良)的老人。代表药物:莫沙必利、伊托必利。作用机制:激动肠道 “5-HT4 受体”,释放乙酰胆碱,加速结肠传输。用药禁忌:与抗胆碱药(如阿托品、颠茄片)间隔 2 小时;与阿片类药(如吗啡、羟考酮)间隔 2 小时,避免相互抵消效果或影响肠道动力。五、真实案例参考案例背景:72 岁王爷爷,有 5 年高血压病史,每周排便 2 次,粪便呈 “羊屎粒”,需用力 15 分钟。干预方案:生活方式上,每日饮水 1800mL,早餐加 50g 燕麦,晚餐吃 200g 西兰花;排便习惯上,早餐后踩小板凳蹲厕 10 分钟,不看手机;药物辅助上,每日 10mL 乳果糖(用 1 周后减至 5mL)。改善效果:2 周后每日排便,粪便变软,无需用力,血压波动减少。六、常见疑问解答问:吃了很多纤维还是便秘,为什么?答:纤维需配合足量水(每日≥1500mL),否则纤维吸水不足,反而加重堵塞。问:长期用乳果糖会依赖吗?答:不会,乳果糖不刺激肠神经,通过软化粪便起效,可长期用于慢性便秘。问:开塞露用多了会怎么样?答:肠道会依赖 “外力润滑”,自身蠕动能力下降,导致不用开塞露就排不出。问:便秘能吃香蕉吗?答:选 “熟香蕉”(表皮有少量黑斑),生香蕉含鞣酸,会加重便秘。七、核心总结比例原则:70% 生活方式 + 30% 药物辅助,不要依赖药物。用药顺序:能选 “容积型”(小麦纤维素),不选 “刺激性”(番泻叶);能短期用,不长程用。关键提醒:先调整生活方式(水 + 纤维 + 习惯),无效再用药;出现 “便血、体重下降”,及时做肠镜(排除肠道肿瘤)。
需要公众号里的ppt,点我咨询~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股票配资资讯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